一、苦蘵的別名介紹
苦蘵,這個看似陌生的名字,實則擁有著多個富有詩意的別名。它又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燈籠草、天泡子、天泡草、黃姑娘、小酸漿、樸樸草、打額泡等。這些別名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富有地方特色和民俗韻味,它們或源于苦蘵的外形特征,或與其藥用功效緊密相連,成為了苦蘵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苦蘵的特點
苦蘵為茄科植物,全草均可入藥。它在我國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地區廣泛分布,生長于山谷林下及村邊路旁。一年生的苦蘵,通常高30-50厘米,莖多分枝且纖細。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闊楔形或楔形,全緣或有不等大的牙齒。
苦蘵的花梗纖細,花萼生短柔毛,花冠淡黃色,喉部常有紫色斑紋。果實為漿果,直徑約1.2厘米,外包淡綠黃色膨大的宿萼,形似燈籠,這也是其別名“燈籠草”的由來。苦蘵的花果期在5-12月,花淡黃棕色,鐘形,先端5裂,種子圓盤狀,長約2毫米。
三、苦蘵的價值
1.藥用價值:苦蘵的全草入藥,味苦、酸,性寒,歸肺經。它具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的功效,常用于治療感冒、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牙齦腫痛、濕熱黃疸、痢疾、水腫、熱淋、天皰瘡、疔瘡等病癥。在現代醫學研究中,苦蘵的藥用價值被進一步挖掘,它的抗癌作用備受關注。
2.食用價值:盡管苦蘵的味道有些苦澀,但在一些地方,它仍被作為野菜食用。經過合理的烹飪,苦蘵也能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為人們的飲食增添了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