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這一問題,我走訪了六省一市的21個雞場,發現開產推遲及產蛋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開產推遲的原因及對策
(一)原因
1.體重控制
(1)6周齡體重不達標,均勻度差。許多養雞戶都犯有同樣的錯誤,就是在育雛期只考慮飼養數量或者說只考慮育雛籠的利用而忽視了合理的飼養密度,這樣就造成了部分小雞爭不到料和水,發育遲緩。育雛結束后體重不達標,均勻度極差,另外,有些雛雞飼料質量低下也是造成雛雞體重不達標的另一重要原因,結果是成活率高,合格率低。因此,筆者建議育雛期要有合理的密度,即第1周30~40只/平方米;第2周25~30只/平方米;第3周18~20只/平方米;第4~6周14~18只/平方米。
(2)育成期增重不勻,體重波動大,雞群體質差;育成期要求每周抽樣稱重5%~10%(不低于50只雞),以正確了解雞群的體重情況,從而確定下周的飼料量。在確定下周的飼料量時,要注意以下兒方面:第一參照手冊所給的喂料量,一般手冊所給的喂料量只是參考,執行時要根據本場的情況(即飼料營養水平、雞舍溫度、喂料設備等)進行調整;第二考慮飼料滯后效應問題,就是我們在本周調節飼料后,3周后體重才表現出來;第三,不能減料。
(3)15周后過分限制體重大的雞。蛋雞育成期均勻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以后的產蛋,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如果過分地追求均勻度,對生產也是不利的。筆者了解到,有些雞場不注意育成期的均勻度,盲目給料,再加上飼養密度不合理造成均勻度極差。發現問題之后,又盲目地追求雞群的均勻度,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們經常分群、調雞,并在分群后不給大雞加料,個別雞場發現飼養員私下減料以控制體重;對小雞大量加料,以在短期內使雞群體重一致。這樣在15周前如體重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對產蛋影響不太大,15周后這樣做會使體重較大的雞因沒有足夠的營養而不能正常生產,同時體重較小的雞因加料過快,雖然體重很快趕上了,但由于此期增加的大部分是脂肪,生殖系統來不及發育,也就不能適時開產,均勻度很高(90%以上),就是產蛋率不高。
(4)順季開產的雞,開產體重偏低。
2.光照
(1)光照時間(人工補光時間):我國地處北半球,自然光照最長的一天是夏至(6月21或22日),最短的一天是冬至(12月21或22日)。在9~12月份進雞稱"順季",育成階段處在日照逐漸增長的季節,這有利于雞的性成熟,出現開產提前。在3~6月份進雞稱"逆季",育成階段處在日照逐漸縮短的季節,對蛋雞性成熟非常不利,特別是進入15周以后開始進入性成熟階段,此期如果光照縮短,就會造成生殖系統發育遲緩,所以要求從15周開始補光以滿足性成熟。
(2)光照強度:蛋雞較為合適的光照強度是10勒克斯,但在夏季雞舍向陽面,自然光照強度較高,靠窗1000勒克斯,中間400~600勒克斯。據國外專家介紹,雞對不及白天光照強度1%的補光認為是黑暗,即白天1000勒克斯光照,晚上補充10勒克斯光照起不到刺激作用,所以靠陽面的雞產蛋推遲,如果電壓不足,光照強度只有5勒克斯,就基本沒有產蛋高峰。
3.環境影響
(1)溫度:蛋雞生長、生產的理想溫度為18~23℃,低于18℃雞用于維持體溫的飼料增加,低于13℃就會影響生長發育及產蛋。當雞舍溫度過低時,如不及時增加飼料喂量,就會造成相對的能量不足,從而延遲開產。到冬季有些養雞戶不增加取暖設施,靠雞群產熱來維持舍溫是非常錯誤的。
(2)濕度與通風:蛋雞要求0~4周齡相對濕度60%~70%,4周以后50%~60%。雞舍濕度的高低與雞舍溫度及通風有關。當舍溫一定時,通風量越大,排出舍外的水分越多,濕度下降;通風量一定時,舍溫越高,空氣中含水量高,從而排出舍外的水分越多,濕度下降。所以雞舍溫度過低或通風量不足(冬季每千克體重每小時需要1~5立方米的換氣量)都會使舍內濕度升高,墊料潮濕,長期下去易發生球蟲病或大腸桿菌等細菌性疾病,從而影響蛋雞生長發育,推遲開產。
(二)對策
綜上所述,蛋雞產蛋推遲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實踐中必須把體重、光照、環境中的溫度、濕度與通風結合起來綜合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1)合理控制體重均勻度,1~6周80%左右,6~8周降至65%~75%,15周以后雞群進入性成熟,此時均勻度達75%就可以了,78%~80%就是均勻度非常好的雞群。
(2)"逆季"進的雞,15周以后光照時數不能縮短,日照時數是多少,15周以后要保持這個光照時間。"順季"育雛的雞開產體重比標準高50~80克,"逆季"育雛的比標準高100~120克。
(3)加強光照管理,"逆季"育雛的雞,雞舍陽面的雞在人工補光時,光照強度應掌握在15勒克斯,中間及陰面維持10勒克斯。
(4)做好保溫及通風,條件允許的應考慮縱向通風,這樣既可解決夏季降溫,又可解決冬季通風與保溫的矛盾。
二、產蛋下降的原因及對策
蛋雞的產蛋率突然下降,除人為的因素(突然換料、停電、停水、溫度或高或低)外,就是疾病方面的原因。造成蛋雞產蛋突然下降的疾病分為三大類。
1.病毒性傳染病
病毒性傳染病種類很多,如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減蛋綜合征、傳染性腦脊髓炎等。但近兩年發生較多的是禽流感、新城疫(非典型)和傳染性支氣管炎。這三種病的相同之處都是產蛋下降,怪叫,有呼吸道癥狀,糞便黃綠色,輸卵管炎,但解剖變化有一定區別。
(1)禽流感:胰臟出血壞死或邊緣呈紅色,并伴有卵黃性腹膜炎、腺胃乳頭出血及有豆渣樣分泌物,腺胃與肌胃交界處出血。
(2)非典型新城疫:盲腸扁桃體出血,兩盲腸游離端間的回腸向上2~3厘米處的淋巴濾泡有出血、腫脹,直腸黏膜條狀出血。
(3)傳染性支氣管炎:在氣管下1/3與支氣管交界處充血,以及由黏液與黏膜脫落形成的栓子。腎傳支除花斑腎外,還有腺胃出血。
以上三種病的防制方法是:做好育成期免疫程序要求的各種疫苗接種,并跟蹤免疫效果,把有關的工作做在前面。出現臨床病例,可使用抗病毒藥配合治療呼吸道病的藥物,如:混感毒霸+克喘先鋒,按說明連用3天,再用三林合劑+生力連用3~5天,修復卵巢及輸卵管功能,恢復產蛋。腎傳支用腎腫毒霸+利巴韋林治療。新城疫和傳支單一感染時,新城疫用NDⅣ系疫苗3~4倍量飲水,傳支緊急接種傳支H52。
2.細菌性傳染病
細菌病以傳染性鼻炎和大腸桿菌病為主。秋、冬季易發生傳染性鼻炎,主要表現為腫頭,呼嚕聲,鼻孔流出惡臭的液體,產蛋下降,用磺天霸+鼻炎平治療效果確實,既不影響產蛋,又不易復發。大腸桿菌病以腸炎和卵黃性腹膜炎為主,可選用克痢先鋒治療此病。
3.支原體病
支原體病是一種常見病,病初病雞流淚,腫頭,甩鼻,鼻孔有分泌物,氣囊有黃色干酪樣滲出,產蛋下降。治療可選用呼喘力霸+喘咳寧,按說明連用3~4天,不影響產蛋,或單獨使用克喘先鋒亦可。
總之,要想避免產蛋推遲、產蛋下降就必須從管理上下功夫,管理又分為飼養管理和獸醫衛生管理。加強消毒,可交替使用強力消毒液、水潔益、碘優;與此同時,做好免疫接種,特別是禽流感免疫,10~20天齡第1次接種,110~115天齡第2次接種,280~290天齡第3次接種。只有這樣才能養好雞,適時開產,穩定高產,發揮蛋雞的正常生產性能,提高養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