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的潛伏期一般為5~7天,病豬發燒至42℃、呈稽留熱,寒戰,積堆,發生眼結膜炎,眼角有眼眥。腸道感染先便秘后腹瀉。耳、四肢、胸腹下、臀部及會陰皮膚有許多小出血點,且指壓不褪色。懷孕母豬感染病毒后,可發生流產、產死胎、木乃伊,產下活仔體質虛弱,很難成活。溫和型豬瘟(慢性型):主要表現消瘦,貧血,全身衰弱,輕度發燒,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皮膚有紫斑或壞死,病程可達1個月。近幾年常有發生,癥狀較輕,病理變化不典型,對幼豬可致死,大豬可耐過,常不引起人們重視,但長期帶毒。
瘟的潛伏期一般為5~7天,病豬發燒至42℃、呈稽留熱,寒戰,積堆,發生眼結膜炎,眼角有眼眥。腸道感染先便秘后腹瀉。耳、四肢、胸腹下、臀部及會陰皮膚有許多小出血點,且指壓不褪色。懷孕母豬感染病毒后,可發生流產、產死胎、木乃伊,產下活仔體質虛弱,很難成活。溫和型豬瘟(慢性型):主要表現消瘦,貧血,全身衰弱,輕度發燒,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皮膚有紫斑或壞死,病程可達1個月。近幾年常有發生,癥狀較輕,病理變化不典型,對幼豬可致死,大豬可耐過,常不引起人們重視,但長期帶毒。
豬瘟的臨床癥狀有1.最急性型突然發病,高熱稽留,體溫可達41度以上,全身痙攣,四肢抽搐,皮膚和可視粘膜發紺、有出血點,倒地上很快死亡。2.急性型體溫升高到41度~42度,稽留不退,嗜睡、不食。早期有急性結膜炎,眼結膜潮紅,眼角有多量膿性分泌物,眼瞼粘連,公豬包皮內積尿,用手可擠出渾濁惡臭尿液。初便秘,排球狀帶血絲或偽膜的糞球,后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皮膚初潮紅充血,隨后耳、頸、腹部、四肢內側出現出血點和出血斑。3.亞急性型與急性相似,但較緩和。4.慢性型消瘦,全身衰弱,體溫時高時低,便秘腹瀉交替,被毛枯燥,行走無力,食欲不振,貧血,有的耳端、尾尖及四肢皮膚上有紫斑或壞死痂。5.繁殖障礙型。
最急性型:感染豬在沒有任何臨床癥狀的時候突然死亡,發病率和死亡率達100%。急性型:感染豬表現為發熱(40.5-42℃)、厭食、無精打采,耳、四肢和腹部皮膚發紅至發紺,死亡率達100%。亞急性型:感染豬表現為輕微發熱、食欲減退和無精打采,鼻、耳、腹部皮膚發紺,有出血斑,死亡率通常60%-90%。慢性型:急性或是亞急性感染豬耐過后轉為慢性型,感染豬表現為短暫性低發熱、皮膚潰瘍、關節腫脹、發育遲緩或是瘦弱。亞臨床型:感染豬無明顯癥狀,但因體內攜帶病毒或成為潛在傳染源。
豬瘟的潛伏期通常為5~7天,但最短為2天,最長可達21天,甚至可以耐過。按發病經過和癥狀表現不同,可分典型豬瘟、非典型豬瘟(或溫和型豬瘟)、神經型豬瘟和遲發型豬瘟。(1)典型豬瘟病豬體溫升高,呈稽留熱型,皮膚、黏膜發紺、出血,可見全身呈敗血癥變化。病程稍長的病豬表現為弓背、寒戰、厭食、喜鉆墊料,初便秘后腹瀉,糞便惡臭,附有黏液或血液,多在1周左右死亡。不死的病豬轉為慢性,表現為體溫時高時低,食欲時好時差,病程20天以上,多轉歸死亡。(2)非典型豬瘟這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國內外發生的一種病情緩和、感染后潛伏期長、發病后癥狀較輕。
急性型最常見,體溫可上升到41℃以上,食欲減退或消失,可發生眼結膜炎,并有膿性分泌物,鼻腔也常流出膿性粘液,間有嘔吐,有時排泄物中帶血液,甚至便血。初期耳根、腹部、股內側的皮膚常有許多點狀出血或較大紅點。病程一般為1~2周,最后絕大多數死亡。亞急性型常見于本病流行地區,病程可延至2~3周;有的轉為慢性,常拖延1~2個月。表現粘膜蒼白,眼瞼有出血點。皮膚出現紫斑,病豬極度消瘦。死亡以仔豬為多,成年豬有的可以耐過。非典型病豬臨診癥狀不明顯,呈慢性,常見于架子豬。剖檢時急性型以出血性病變為主,常見腎皮質和膀胱粘膜中有小點出血;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常出現出血性腸炎,以大腸粘膜中的鈕扣狀潰瘍為典型。
潛伏期5-7天??煞譃樽罴毙?、急性、亞急性和慢性型,最常見的是急性型,最急性型癥狀不典型,亞急性型癥狀與急性型基本相似。1.急性型食欲不振甚至停食,高度沉郁,常擠臥一起,行動緩慢無力,眼結膜潮紅,眼角有多量黏性或膿性分泌物,清晨可見兩眼瞼黏封,不能張開。耳,四肢、腹下、會陰等處的皮膚有許多出血斑點。公豬包皮內積有尿液,用手擠壓時,流出混濁、惡臭白色液體。糞便干硬,呈小球狀,帶有黏液或血液,后期拉稀。體溫持續升高至41丈左右。幼豬可出現磨牙、運動障礙、痙攣等神經癥狀。病程9-19天。2.慢性型病程可達三個月以上,消瘦,貧血,全身衰弱,輕度發熱,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皮膚有紫斑或壞死。另外,近幾年來常有報道溫和型豬瘟,癥狀較輕,病情緩和,病理變化不典型,皮膚很少有出血點,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較低,對幼豬可致死,大豬能耐過。
體溫可上升到41℃以上,食欲減退或消失,可發生眼結膜炎并有膿性分泌物,鼻腔也常流出膿性粘液,間有嘔吐,有時排泄物中帶血液,甚至便血。初期耳根、腹部、股內側的皮膚常有許多點狀出血或較大紅點。病程一般為1~2周,最后絕大多數死亡。亞急性型常見于本病流行地區,病程可延至2~3周;有的轉為慢性,常拖延1~2個月。表現粘膜蒼白,眼瞼有出血點。皮膚出現紫斑,病豬極度消瘦。死亡以仔豬為多,成年豬有的可以耐過。非典型病豬臨診癥狀不明顯,呈慢性,常見于架子豬。剖檢時急性型以出血性病變為主,常見腎皮質和膀胱粘膜中有小點出血;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常出現出血性腸炎,以大腸粘膜中的鈕扣狀潰瘍為典型。
豬瘟是養豬人的常談老病,隨著養殖環境變化豬瘟發病也有新的發生形式,表現為:新生仔豬多發,非典型和繁殖障礙型豬瘟增多,混合感染嚴重,免疫失敗現象嚴重。豬瘟控制的好壞是一個豬場生產是否穩定的重要衡量指標,做好豬瘟綜合防控至關重要。一、豬瘟的臨床癥狀。豬瘟是一種高度接觸傳染的病毒性疾病,典型急性型豬瘟以高熱、沉郁、出血、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為主要特點。豬瘟病毒可以感染所有日齡所有品種豬。早期癥狀為體溫升高,毛無光澤,喜臥,食欲不振,體溫可高達41-42℃,結膜炎、畏寒扎堆,先便秘后腹瀉,腹部皮下、鼻鏡、耳尖、四肢內側均可出現紫色出血斑點,指壓不褪色。
急性型:病豬常無明顯癥狀或癥狀不典型、發病后很快死亡,病程1-5天。急性型:為多見,呈典型癥狀,體溫升高至40.5至42.0°,患豬鼻端、耳、四肢、腹下、腋下,股內側等處皮膚出現出血點或紅斑,指壓不褪色,病初糞干如球并伴有粘液,后轉為拉稀、腹瀉、公豬包皮積液、喝臟水,嚴重者一周左右死亡。慢性型:多有急性轉化而來,體溫時高時低,便秘腹瀉交替進行,皮膚有紫色斑點,少食、消瘦,耐過豬常變為僵豬,病程一個月左右。溫和型和非典型:由于疫苗的防疫和隨意加大劑量,病毒變異,近年來豬場多呈溫和型和非典型,仔豬死亡率較高,大豬可耐過。